首页  关于我们  资讯中心  科技政策  战略联盟  科技成果  学习中心  公共服务  仪器设备  下载中心  校友之家  加入我们 
最新消息 · 境外、域外来(返)鞍人员疫情防控措施    2021-01-21      · 大工鞍山院科技成果——HOPE-I型强流脉冲电子束装备    2020-09-18      · 材料学院研究团队在CaTiO3热电材料电热输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3-02-16      · 大连理工大学建校73周年    2022-04-18      · 程耿东:给火箭“减重”的优化大师    2022-04-08
热点文章
科技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科技成果 > 正文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汇编-生物医药
2015-03-19 10:18  

目录

电子镇痛仪... 2

骨架型川芎嗪透皮贴片... 3

万吨级规模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技术及装置    4

加氢酰化法制备扑热息痛原料药... 4

脐血干细胞大规模扩增技术... 4

尿酶抑制剂NBPT. 5

吡啶类衍生物中间体制备... 5

茚虫威(Indoxacarb)杀虫剂及中间体制备技术... 6

D-氨基酸系列化合物制备技术... 6

抗艾滋病药奈维拉平(Nevirapine)的化学全合成... 7

新型止痛药氟吡啶(Flupirtine)的化学全合成... 7

活性碳纤维(ACF)回收有机蒸汽... 8

磷脂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9

番茄红素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9

油脚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10

高效低毒杀虫剂吡蚜酮... 10

N—硝基咪唑啉(烷)合成工艺的研究... 11

膜生物反应器应用技术... 11

低温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12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 13

固体酸碱剂催化生产生物柴油... 14

花青素的快速高效提取方法... 14

菊芋发酵法生产2,3-丁二醇... 14

以富含淀粉的中药材为原料生产保健酒... 15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白藜芦醇... 16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薯蓣皂苷元... 16

覆盆子酒... 17

盐析萃取技术分离纯化人血清白蛋白... 17

自絮凝酵母乙醇发酵工艺... 18

非粮作物菊芋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 19

非粮作物菊芋生产生物丁醇关键技术... 20

海洋放线菌新种星海链霉菌抗补体药物生物合成研究    21

可降解原油和柴油的海洋戈登氏菌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    22

微生物木聚糖酶生产菌株和木聚糖酶生产... 23

新型溶栓药物-消栓酶... 24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高效利用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应用    24

特异性卵黄抗体替代抗生素技术... 25

裂解性噬菌体防治海参腐皮综合征技术... 25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体器官分割技术... 26

CT图像人体组织自动分割系统... 26

干细胞捕获金属血管支架生物纳米涂层技术... 27

一类创新抗癌药物黄芩素哌啶醇... 28

一种促进伤口快速无瘢痕愈合的新型医用敷料... 28

 

电子镇痛仪

一、项目简介:

由于创伤、切口和其它原因产生的疼痛是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且都不愿意再经历的极不舒服的感觉。

电子镇痛仪是利用经皮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简称:TENS)原理研制的具有较好镇痛效果,且无毒副作用的电子仪器。2002年美国市场以电子绷带名称出现的TENSR&D杂志评为当年度最有益健康的100项发明之一。美国市场售价在$120$1050。国内也有类似产品,但由于对原理理解不足,所以使用时针刺感较强,镇痛效果不明显,同时仪器体积较大。

电子镇痛仪操作简单,将刺激电极安置于疼痛区域周围,使疼痛区域在两电极之间。调节刺激强度,根据感觉程度可以逐步增强,使之在可耐受范围内的上限即可。通常使用3040分钟后,停止使用。每天使用14次就可以起到明显效果。

二、应用范围:

电子镇痛仪目前主要应用于对 原因明确 疼痛的缓解。对如烫伤、创伤、切口、痛经、牙痛和关节疼痛等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关节疼痛,抑制效果非常明显。

由于镇痛效果较强,对于病因不明确的疼痛,不能使用。否则掩盖疼痛会影响医生的正确诊断。

电子镇痛仪不能在下述情况之一中使用:

1、怀孕。

虽然没有研究结果说明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是还是应当避免在怀孕期间使用。

2、颈部喉结附近。

由于颈部喉结附近有动脉窦,为避免影响其正常工作,使用时尽量远离此部位。

3、电极安放处皮肤有破损。

由于皮肤破损后电阻抗急剧下降,使使用者感觉刺激非常强烈。所以,安放电极时应当选择皮肤完好的位置。

三、配图

骨架型川芎嗪透皮贴片

一、产品或技术简介:

川芎嗪(Chuanxiongzine)又名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由川芎的总生物碱分离得到的活性产物,属酰胺类生物碱。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扩张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急性闭塞性心脑血管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血栓、脑动脉栓塞等的治疗,作用确切,毒副反应小。本项目开发了一种骨架型川芎嗪贴片,采用经过化学改性的高渗透性压敏胶基质和促渗剂组合,实现24小时持续经皮给药。

二、应用范围和技术水平: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只有片剂和针剂。由于川芎嗪体内代谢快,半衰期短(t1/2=2.8h),肝脏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限制和影响了川芎嗪临床作用的充分发挥。经皮给药系统可以避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对川芎嗪的透皮给药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并正在开发一种贮库型透皮贴片。可是贮库型透皮贴片生产工艺复杂,制剂成本高,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十分严格。我们研制的骨架型川芎嗪经皮给药系统把川芎嗪分散在聚丙烯酸酯的压敏胶基质中,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质量容易控制,更便于产业化。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

生产条件:常规的生产橡皮膏的涂布生产设备

三、规模与投资:

120万元(取得临床批件)成本估算:30cm2/贴,每贴成本0.4元左右

四、合作方式与转移程度:

该产品处方筛选和工艺路线已经完成,并对产品核心技术申报专利,寻求厂家共同完成临床前研究。

五、市场效益:

本品采用制剂新技术,药物可以以恒定速率透皮,血药浓度平稳,药效维持时间长可达24小时,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质量容易控制,更便于产业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优点。预计实现年销售额50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

六、提供技术程度:

提供全套技术资料(包括专利),完成中试

万吨级规模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技术及装置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该技术提出的以酵母细胞自絮凝形成毫米级松散颗粒作为细胞固定化方法的无载体固定化细胞技术,建立的万吨级规模酒精连续发酵工业性实验装置,属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新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现有酒精发酵行业的技术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传统产业面临的原料资源利用不合理和废糟液治理设备投资大、运行能耗高的突出问题,提升酒精发酵这一传统产业的工艺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清洁生产。

二、应用范围

燃料酒精这一生物能源产业,还可以应用于现酒精发酵行业的技术改造。

三、规模与投资

建立的万吨级规模酒精连续发酵工业性实验装置,属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面议。

加氢酰化法制备扑热息痛原料药

一、产品与和技术简介

对羟基乙酰苯胺是扑热息痛原料药,本技术采用将对硝基苯酚在醋酐中,Pd/c催化,还原硝基的同时逐步酰化氨基的方法制得对羟基乙酰苯胺。工艺条件成熟,过程简单,所得产品的质量好,收率高。

二、应用范围

主要原料:对硝基苯酚(纯度>95%);Pd/c催化剂(自制);醋酸酐(纯度>97%); 氢气(纯度>99.9%);              

主要设备:加氢反应釜(<1 .0mpa);深度酰化反应锅(常压);蒸馏塔、贮罐;中和锅、过滤器。

三、规模与投资

年产300吨的装置,其设备投资大约80万,若企业有一定的生产和设备基础,则投资较小。

对硝基苯酚消耗定额1230kg/吨产品;

Pd/c催化剂消耗定额16.5kg/吨产品;

酰化剂消耗定额980kg/吨产品;

氢气消耗定额740m3/吨产品;

原料总成本约2.5000/吨产品。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小试,中试技术,也可提供中试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一览表。

脐血干细胞大规模扩增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但是由于一份脐带血数量有限,直接用于细胞移植应用时仅够30公斤以下体重的儿童使用。因此开发新型生物反应器技术以大规模扩增脐血干细胞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大连理工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系统可使脐血干细胞在2周内有效扩增50倍以上,从而使保存的脐带血不仅可以日后用于自身的疾病治疗,而且可以捐赠给能配上型的其他白血病、贫血等病人使用,从根本上解决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困难局面。

二、应用范围

1、白血病等癌症放化疗后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2、扩增的脐血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后可生产CIK等高效杀肿瘤细胞或作为其它生产高价值生物制剂的细胞源。

属于技术及仪器产品,向企业提供仪器和生产技术。

三、规模与投资

处理100ml脐血的生物反应器的造价为3万元,控制监测系统30万元。

每扩增一份脐带血的药品费用为500元。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面议。

尿酶抑制剂NBPT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作为氮肥的尿素是世界农业最重要的肥料,但在土壤中的尿素被土壤中的尿酶催化迅速分解大量的氮损失而降低了尿素氮的利用效率,同时由于尿素的水解导致在土壤中氨的浓度增加这对种子发芽和植物是有毒的。尿酶抑制剂的用途是抑制尿素的水解被提议作为解决上述问题重要方法之一。

尿酶抑制剂通过减少尿素分解氨气挥发可增加地表施肥(尿素)的功效。

我单位开发的NBPT尿酶抑制剂具有以下特点:

在普通的土壤中和气候条件下,NBPT有较高的尿酶抑制活性。

降低种子毒害危险,减少的氨挥发,对作物的收成和蛋白质含量有可观程度的增加。

NBPT对作物、接触和消费作物的人和环境无损害作用。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精细化工厂。

要有水,电,汽公用工程设施。

三、规模与投资、成本估算:

10000/吨。

2000/年,投资80-150万。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小试全部完成。

吡啶类衍生物中间体制备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吡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及其它精细化工产品中,目前我们已对多种吡啶衍生物进行制备工艺的研究,其品种有2-氨基-6-对氟苄基-3硝基吡啶、6--2-氨基-3-硝基吡啶、2,6-二氯-3-硝基-吡啶、2,6-二氯-3-氨基-4-甲基吡啶、3-氰基-4-甲基吡啶、2,6-二氯-3-氰基-4-甲基吡啶、2,6-二氯-4-甲基烟酰胺、4-甲基烟酰胺、3-氨基-4-甲基吡啶、2--3-氨基-4-甲基吡啶等。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精细化工厂。

要有水,电,汽公用工程设施,有高压反应釜。

三、规模与投资、成本估算:

100-2000/公斤。

2000公斤/-20000公斤/年,投资100-500万。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小试全部完成。

茚虫威(Indoxacarb)杀虫剂及中间体制备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茚虫威,商品名称:Ammate(全垒打)Avatar(安打)是恶二嗪类杀虫剂。已在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国作为“降低风险产品”(Reduced-riskproduct)登记注册,是目前绿色杀虫剂最新品种,对人类和家禽无毒。目前已完成可工业化的全部合成工艺,其分子结构为其产品和中间体在国内外有市场。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精细化工厂。

要有水,电,汽公用工程设施,有高压反应釜。

三、规模与投资、成本估算:

2000/公斤。

2000公斤/-20000公斤/年,投资500-1000万。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小试全部完成。(国外专利未过期)

D-氨基酸系列化合物制备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D-型氨基酸是目前许多新型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的中间体,国外对此类化合物的制备技术出口进行限制,国内外对此类产品需求量大,我国每年进口大量D-氨基酸用于新药生产中。

本技术开发的品种有D-半胱氨酸、D-苯丙氨酸、D-丝氨酸、D-组氨酸、D-脯氨酸、D-缬氨酸,D-色氨酸。

我校开发的D-型氨基酸制备技术是采用原料来源于天然的L-型氨基酸,通过自主开发的反应工艺和转型剂,使其L-型氨基酸转化为D-型氨基酸。产物D-型氨基酸,光学纯度高,部分产品已应用合成抗生素(如头孢米诺钠)试验,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生产工艺绿色化轻微污染,成本低,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效益。

目前有两个品种D-半胱氨酸和D-苯丙氨酸技术已完成中试(500L 釜试验),产品有市场。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D-型氨基酸具有天然氨基酸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在药物合成(医药和农药)、食品、饲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其次在化妆品、生化试剂领域也有应用价值。

1、在医药领域应用;如 D-半胱氨酸是头孢米诺钠的重要中间体;D-苯丙氨酸是糖尿病药物纳格列那的中间体。D-型氨基酸还用于合成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合成肽类抗疼止痛药;用于肿瘤治疗;制备人体激素类似物;制备生长激素IL-1抑制剂;合成直接刺激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的肽类促进剂;合成抑制神经紧张药物;用于角膜切除手术等。

2、在食品领域:各种D-氨基酸构成的二肽或者短肽,它们甜度高,安全,无热量,既适合普通人群消费,更适合肥胖、糖尿病人消费。

3、在化妆品领域:国外越来越多的非天然氨基酸用于化妆品中。

4、生化试剂领域:氨基酸是人类永恒的研究主题,因此需要大量的各种氨基酸衍生物。

(含环保要求)年产30D-氨基酸系列产品,其生产线为一个通用的精细化工生产线,主要设备为标准设备,部分设备为非标设备。

公用工程:需生产厂房6M高以上,有水、电、低压蒸汽。

设备:搪瓷釜、不锈钢釜、冷凝器、离心机等。

D-氨基酸项目绿色化工艺,有轻微污染物。产生少量废液和废固体物可焚烧。

技术特性    D-型氨基酸制备技术是采用原料来源于天然的L-型氨基酸为原料,通过自主开发的反应工艺和转型剂,使其L-型氨基酸转化为D-型氨基酸。产物D-型氨基酸,光学纯度高,制备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工艺流程简单,装置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经济和社会环保效益显着。

D-半胱氨酸,D-苯丙氨酸中试已完成。

市场及经济效益预测  规模与投资: 年产30D-氨基酸

固定及无形资产投资:350万元;  流动资金:250万元;  投资合计:600万元

三、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D-半胱氨酸,D-苯丙氨酸中试已完成,技术转让,转让费视品种协商,实行交钥匙工程等多种形式合作。

抗艾滋病药奈维拉平(Nevirapine)的化学全合成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奈维拉平(Nevirapine)为第一个新型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世界上第九个被批准用于治疗HIV(致人艾滋病的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药物。它通过与酶在酶催化位点附近的结合,直接与逆转录酶作用,抑制酶的活性,从而抑制HIV复制。本品对HIV-1具有强力的抑制作用,在鼠、狗、猴、黑猩猩和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为45%-60%。本品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不受食物、制酸剂或二脱氧肌苷影响,吸收后广泛代谢,大部分以代谢物从尿中排泄,小部分以原型消除。本品为鸡尾酒疗法的三种主药之一,与核苷类药物合用治疗临床和免疫学恶化的HIV-1感染病人,孕妇分娩前应用本品可使新生儿获艾滋病毒感染率降低70%以上,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精细化工厂,制药原料厂。

要有水、电、汽公用工程设施,有高压反应釜

三、规模与投资、成本估算:

2000/公斤。

2000公斤/-20000公斤/年,投资100-500万。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小试全部完成。

新型止痛药氟吡啶(Flupirtine)的化学全合成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目前临床常用的镇痛药物有两种:一类是以吗啡为代表的麻醉性镇痛药,另一类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药。前者虽然镇痛强度高,但成瘾性是其致命的弱点,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后者虽无成瘾性但其镇痛强度弱,且具有严重肠胃效应。氟吡啶是中等强度的非阿片类镇痛药,不良反应小,无阿片类镇痛药的成瘾性,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无抑制作用;对多种疼痛治疗均有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氟吡啶是新型中枢性镇痛药,它对于手术、创伤等引起的中等程度的急性疼痛有良好疗效,对慢性疼痛以及癌痛等也有效。其作用机制与阿片类药物不同,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系统有关,拮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可能是其发挥镇痛作用的受体机制之一。 最新研究显示,氟吡啶具有神经元保护特性,有望在脑缺血、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症等脑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而且发现它对HIV-2感染细胞有保护作用。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精细化工厂,制药原料厂。

要有水、电、汽公用工程设施,有高严反应釜。

三、规模与投资、成本估算:

5000/公斤。

20000公斤/年,投资80-150万。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小试全部完成。

活性碳纤维(ACF)回收有机蒸汽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ACF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吸附剂。它是以粘胶基纤维为原料,经高温炭化﹑活化后制成的纤维状新型吸附材料。ACF具有优异的结构与性能特征,与社会上公认的比较好的吸附材料——颗粒状活性炭(GAC)相比,ACF具有显着的优点:ACF具有微孔结构,比表面积大,有效吸附量高,为GAC1.5~10倍;具有一定量的表面官能团,对有机气体具有较大的吸附量,且吸附、脱附行程短,速度快,比GAC12个数量级;可实现对有机废气、废液的全自动连续净化处理;滤阻小,是GAC1/3;对低浓度吸附质的吸附能力特别优良,在吸附质浓度低的情况下,仍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可达到ppm);而GAC等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在低浓度时大幅下降;可制成纤维束、布、毡等各种形状,应用中更灵活,操作更方便;强度高,耐破损和撕裂,不会像GAC一样在操作中形成沟槽和沉降。这些优点使ACF逐渐取代传统的GAC吸附剂而在工业过程中应用。我们开发的活性碳纤维回收有机蒸汽技术,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操作简单,全程可自动化操作,对有机蒸汽的痕量吸收非常有效,是解决目前化工厂所面临的环保问题的最佳方法。我们已经成功地为扬子-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一套苯蒸汽回收装置,经处理后,尾气中的苯含量远远小于国家环保规定的指标。工艺流程简单,可根据具体工况设计合理的工艺过程,可选择单床、双床或多床工艺。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以下行业及有机物种类:

烃类: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石脑油、护膜挥发油、环己烷、二氧杂环己烷稀释剂、汽油等。

卤烃:三氯乙烯、全氯乙烯、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三氯苯、四氯化碳、氟里昂等

酮类:丙酮、MEK(甲乙酮)、MIBK(甲基异丁(基甲)酮)、环己酮等

醚类:甲醚、乙醚、甲乙醚、THF(四氢呋喃)、甲基溶纤剂等。

醇醛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甲醛、乙醛、糠醛等

聚合用单体:氯乙烯、丙烯酸、苯乙烯、醋酸乙烯等。

适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医药、感光材料、汽车部件、电气、电子元件、印刷、涂漆、罐装车、橡胶、纤维、塑胶、人造革、干洗、酿造等

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案,可实现全自动控制,操作条件温和,在常温低压下进行,生产易控制,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装置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使用寿命长。

三、获得的专利等知识情况:

1996年,自主知识产权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产业化技术,装置设计制造,交钥匙工程。应用实例: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碳吸附单元。

磷脂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大豆磷脂作为纯天然、安全无毒、并具有生理活性作用和表面活性作用,深受人们的青睐。它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涂料、化妆品、皮革、塑料、橡胶等多种工业。作为保健食品更是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市场上涌现出如卵磷脂胶囊、粉末磷脂、颗粒磷脂等多种磷脂制品,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而且前景越来越好。用高新技术生产的微胶囊化磷脂具有良好的品质和性能,粉末流动、不易吸潮、易分散乳化、对光热氧化更稳定、延长储存期、运输更方便,有利于做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饲料营养添加剂。

采用微胶囊技术,选择适当的壁材使磷脂转变成O/W型的乳化液,再经过喷雾干燥技术得到磷脂微胶囊。所得微胶囊产品的粒径分布在20100μm之间,磷脂包埋率可达到90%以上,包埋度达50%,完全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指标。

本项生产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此过程可以进行连续性生产,且生产过程中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毒副作用。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食品、医药、饲料、涂料、化妆品、皮革、塑料、橡胶等多种工业。

市售的食品添加剂、均质机、乳化剪切机、喷雾干燥塔等。

三、获得的专利等知识情况:

四、规模与投资、成本估算:

生产1吨磷脂微胶囊产品需要原料磷脂成本为15000元,其它原料及生产过程消耗约为9000元,因此1吨磷脂微胶囊的生产成本约为24000/吨。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承包工程或工程设计。

番茄红素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保健食品,番茄红素具有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的功能,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防癌作用,对子宫癌、肺癌、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非常强。在空气中放置的番茄红素对光十分敏感,尤其是对日光和紫外光,日光下半天,番茄红素基本损失殆尽,紫外光下三天损失40%。因此对其进行微胶囊化是十分必要的,微胶囊化可延缓其变质,增加货架寿命,并且可以应用于方便食品中,便于携带和使用。

采用微胶囊技术,选择适当的壁材与番茄红素混合后进行均质,使其转变成O/W型的乳化液,再经喷雾干燥技术得到番茄红素微胶囊。所得产品包埋率在85%以上,基本达到工业化生产指标。本项目工艺简单,操作容易。

此过程可以进行连续性生产,且生产过程中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毒副作用。

二、应用范围:

保健食品。

三、生产条件:

市售的食品添加剂、乳化剪切机、喷雾干燥塔。

四、成本估算:

3%的番茄红素油树脂为2000/千克,包埋1千克3%的番茄红素油树脂的生产成本约为300/千克。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承包工程或工程设计。

油脚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油脚主要用作饲用营养添加剂,用于掺加在普通饲料中饲养动物,营养价值高。但油脚易氧化酸败,传统工艺多采用浓缩磷脂,或浓缩磷脂附着在载体上供给养殖业和饲料加工业。由于浓缩磷脂粘稠,加量少,不易分散,使用极为不便,而且工艺复杂,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本产品以油脚为原料,利用微胶囊化高新技术将易氧化酸败的油脚转化为固态的粉末磷脂,带来直接好处是省去了油脚真空脱水制浓缩磷脂和再喷淋到载体的复杂工艺,而采用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的喷雾干燥法,生产的粉末磷脂产品质量好,原料成本低,使用方便,节省铁桶包装,运输方便。本项工艺简单、操作容易,且生产过程中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二、应用范围:

饲料添加剂。

三、生产条件:

喷雾干燥塔、均质机。

四、成本估算:

以年产3000吨粉末磷脂计算,1吨饲料级粉末磷脂消耗及生产成本估算如下:油脚(干基)650千克,以油脚市售价为1000/吨计算需650元;制造费用及其它2150元。故1吨产品成本为2800元。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承包工程或工程设计。

高效低毒杀虫剂吡蚜酮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吡蚜酮是由瑞士-嘉基公司开发的新型高效杀虫剂。吡蚜酮作用方式独特,它没有击倒活性,不会对昆虫产生直接毒性,但是昆虫一旦接触到该药剂,就立即停止取食,并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正是因为吡蚜酮具有全新的作用方式,使得它无任何交互抗性,能用于多种抗性品系害虫的防治。这种化合物因其高度的选择性,对哺乳动物的低毒性,对鸟类、鱼类、非靶标节肢动物的安全性在综合防治中显示出很好的发展前景。

以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过酯的肼解、成环反应、胺的烷基化、酮和肼的缩合、酰胺的水解、胺和醛的缩合六步反应合成了新型高效杀虫剂吡蚜酮,合成总收率52.9%,产品纯度99.95%(液相分析结果)。首次以固体光气代替光气合成了中间体恶二唑酮。

二、应用范围:

吡蚜酮代表了具有独特作用方式的一类杀虫剂,他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是蚜虫、白粉虱、黑尾叶蝉有独特的防治效果,即使是这些害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性。它的毒理学特性独特而受人喜欢,与环境兼容,对天敌昆虫有较好的选择性,从而有利于综合防治(IPM)措施和抗性综合治理的实施。

三、生产条件:

常压设备,无特殊要求。

四、成本估算:

原料成本在12万元/吨左右。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N—硝基咪唑啉(烷)合成工艺的研究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N-硝基咪唑烷(C3H6N4O2)是合成高效农药吡虫啉的重要中间体。本研究采用“一步法”合成了N-硝基咪唑烷。对文献中的以乙二胺盐酸盐,硝基胍,氢氧化钾做原料的“两步法”工艺做了改进。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制取N-硝基咪唑烷的产率为68.8%,产品熔点218~220。通过与文献中的“两步法”比较,改进工艺后产品N-硝基咪唑烷的产率与质量都有较大提高。

二、应用范围:

在含有吡啶基团的新杀虫剂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吡虫啉,化学名是1-6--3-吡啶甲基)-N-硝基咪啉-2-亚胺,分子式为C6H10ClN5O2,而N-硝基咪唑烷是合成吡虫啉的重要中间体。

三、生产条件:

按年产100吨规模,厂房面积100平方米,主要设备为反应釜、真空泵、离心机、干燥机等。

四、成本估算:

该产品现行市场价格为8万元/t。本工艺原料成本为3.5万元/t

五、规模与投资:

该产品国内每年需求1500吨,建议按年产100吨的规模建厂,基本设备投资约80100万元(不包括公用工程)

六、市场与效益:

本项目投资少,见效快,抗风险性强。该项目在12个月内全产收回投资。

七、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该项目为小试成果,可合作开发生产或小试转让。

膜生物反应器应用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是指膜分离装置和生物反应器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处理系统。它把膜分离工程与生物工程结合起来,以膜分离装置取代普通生物反应器中的二沉池,从而取得高效的固液分离效果。MBR最早使用于生物化工行业中的连续发酵工艺,1969年美国人Smith创造性地把MBR引进到废水处理中以来,世界上开发出各种各样的MBR法,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可生物处理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中,即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本身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病,同时又具有膜分离占地少,高效和操作方便的优点。

MBR工艺中有机污染物的最终去除仍是微生物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只是超滤膜高效的固液分离强化了这种生物处理作用,与常规的活性污泥法相比较,MBR的主要优点为:

1、能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其分离效果比传统的沉淀池要好,且占地少,通过膜分离装置所获得的水质很好,可以直接再利用;

2、使生物反应器能保持高浓度的微生物。膜分离装置能阻止高分子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向系统外流失,使参与反应的微生物完全保持在生物反应器内,这对于截留世代期较长的微生物尤其有利,如硝化细菌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有利于系统硝化效率;

3、膜可以阻留许多分解速度较慢的大分子能降解物质,通过延长其停留时间而提高对它的降解效率;

4、剩余污泥产量少,污泥处理费用少;

5、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管理方便。

二、应用范围:

生化性较好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处理。

三、生产条件:

实施该项目的原材料国内大部分都可以解决,主要是膜组件、钢结构件及配件、测量仪器与仪表等。目前有配套设备加工协作单位,可以承担设备加工制作安装任务。部分测量仪表由国外相关专业公司提供。

四、成本估算:

污水处理成本0.40.8/吨水(包括电费、人工费及设备折旧费)

五、规模与投资:

对处理规模没有限制,废水的可生化性要好。

六、市场与效益:

该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大批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回用标准,对于减轻环境污染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每年可节水上百亿吨,对于节约淡水资源、增加工业可用水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国内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七、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可提供各种不同处理规模的脱硫处理工艺及设备图纸。可采用技术转让或合作方式。

低温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是利用系统中的土壤基质,对污染物进行初步的过滤,吸附,降低悬浮物浓度的同时可以将有机物截留;系统中的植物在进行光和作用的同时,吸收CO2,放出O2,植物的根系有很强的泵氧作用,这为土壤基质中宿住的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好氧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化了其对有机物的去除。同时,植物根系分泌大量的植物激素,氨基酸和酶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一方面可以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根际微生物保持高活性,高密度和高种群多样性。正是由于植物与微生物的这种互惠作用,使该体系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强大的潜力。与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不同,人工湿地技术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的美观适用性,其外观既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也不是散发着臭味的充满污泥的敞口大池子,而是毛茸茸地毯一般的绿地和鲜艳的花埔,间或有一两个喷泉和小瀑布,配上设计得体的人工湖泊和畅游其中的鱼儿,周围的石凳和方桌提供休憩之所,简直就是一个城中花园。传统的人工湿地技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其运行效果要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通行的冬季保温方式包括:采用植物隔离保温技术;雪层隔离保温技术;冰层和空气层保温技术;暖房保温技术等,但这些技术都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而我们自19994月来,与德国慕尼黑工业技术大学,德国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挪威农业大学,葡萄牙里斯本新技术大学,德国北方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公司等开展了有关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该技术的实用性探讨,工艺开发,寒冷气候条件下的运行考察等,取得了一定的可以借鉴的经验。为适应寒冷气候条件下的运行,采用强化预处理;湿地系统立体结构,冬夏不同的进水方式;给氧方式采用跌水补氧,植物根系补氧,大气补氧协同,交替进水补氧,强制通风补氧等多种措施以保证冬季的运行效果。

二、应用范围:

生化性较好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处理。

三、生产条件:

实施该项目的原材料国内大部分都可以解决,主要是钢结构件及配件、测量仪器与仪表等。目前有配套设备加工协作单位,可以承担设备加工制作安装任务。部分测量仪表由国外相关专业公司提供。

四、成本估算:

污水处理成本0.10.2/吨水(包括能耗、人工费、折旧费)

五、规模与投资:

对处理规模没有限制,废水的可生化性要好。

六、市场与效益:

该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大批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回用标准,对于减轻环境污染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每年可节水上百亿吨,对于节约淡水资源、增加工业可用水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可提供各种不同处理规模的脱硫处理工艺及设备图纸。可采用技术转让或合作方式。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本技术针对当前13-丙二醇生产现存的问题,采用克雷伯氏杆菌将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在实验室小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放大到1立方米和20立方米发酵罐的中试试验。提出了葡萄糖好氧发酵生产甘油与甘油厌氧、微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相结合的两步发酵工艺,并首次提出并采用了酒精沉淀预处理技术,解决了产品难以提取分离的瓶颈问题。该技术在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会上被评为国际先进技术,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二、应用范围

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溶剂、抗冻剂或保护剂、精细化工原料以及新型聚酯和聚氨酯的单体。其与聚对苯二甲酸合成的新型聚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如尼龙样的弹性恢复、抗紫外、臭氧及氮氧化物的着色性、低静电、低水吸附、全色范围内无需添加任何特殊化学品而呈现出的良好连续印染性及可生物降解性等。PTT不仅可以作为新型合成纤维在地毯和纺织品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工程热塑性塑料领域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国外的一些大牌公司正加紧开发13-丙二醇及PTT在纺织和地毯等行业中的应用,如壳牌(Shell)和杜邦(Du pont)公司已先后开发出性能优良的空气变形纱(BCF)、地毯、PTT织物(Corterra)以及玻璃纤维填充的PTT热塑性工程塑料等。

此外,13-丙二醇还可用作增塑剂、洗涤剂、防腐剂、乳化剂的合成,也可作为产品中的组分如化妆品、打印机墨水、清洁剂、稳定剂和燃料电池燃料等的添加剂来提高产品的性能。作为医药和有机合成的中间体,13-丙二醇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行业。13-丙二醇可替代乙二醇、14-丁二醇和新戊二醇等中间体生产多醇聚酯及作为碳链延伸剂,还可用于制备其它不饱和聚酯,如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PTN)和共聚聚酯以及制备新型聚氨酯树脂等。

三、知识产权情况

该技术已经申请专利11项,授权6项。

四、规模与投资

两步发酵法生产113-丙二醇成本约为1.96万元/吨,如采用一步发酵法的生产成本约为1.58万元/吨。按年产万吨13-丙二醇计算,一步法生产13-丙二醇的成本投资约为2.53.0亿,两步法生产13-丙二醇的成本投资约为5亿左右,据壳牌(Shell)公司预测,若全球聚酯市场的10%PTT纤维占有,则全球PTT需求量将超过100万吨,需13-丙二醇36万吨。近年来我国的聚酯纤维产量快速增长,而PTT正是未来聚酯纤维的重要替代产品之一,因此国家相关规划也将PTT产品作为未来新产品研究开发的重点。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支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固体酸碱剂催化生产生物柴油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生物柴油清洁可再生、可生物降解、污染排放少、可燃烧完全,是石化柴油的优质替代品。本技术针对目前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存在催化剂腐蚀设备、无法回收、产品纯化困难、形成废水污染环境等弊端,开发了成本廉价、对设备无腐蚀、反应条件温和、可回收和重复使用的新型固体酸碱催化剂——生物基炭质固体酸和煅烧硅酸钠。开发了固体酸、碱催化酯化-酯交换反应的绿色新工艺,催化地沟油、酸化油、废弃油脂等低质油脂原料生产生物柴油。此外,在反应结束后容易分离得到副产甘油。副产甘油不经处理直接用于发酵,可实现生物柴油与1,3-丙二醇的联产工艺,从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应用范围

生物柴油能够与市售柴油以任意比例混合,以用于军用燃油、航空燃油及大动力车辆如公共汽车、内燃机车及农用汽车如拖拉机等。还可以用作润滑油、油漆除剂、机器的清洁溶剂、稀释沥青的溶剂、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液体载体、碾磨铝颜料的惰性介质、油井的乳化剂、有机污染物的低价吸收剂、作为原料生产脂肪酸烷醇酰胺、与异丙醇酯交换生产异丙基酯、化学转化生产脂肪醇、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脂肪酸甲酯磺酸酯,用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三、知识产权情况

已申请4项国家专利

四、规模与投资

酸催化法:4652.5/吨,酸碱两步催化法:4487.5/吨。以酸化油为原料年产万吨脂肪酸甲酯计,需投资2500万~3000万元。按照生物柴油市场价格为7000/吨计算,利润分别为:酸催化法= 5975-4652.5= 1322.5 (元/吨),酸碱两步法= 5975-4487.5= 1487.5 (元/吨)。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支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花青素的快速高效提取方法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采用亲水性有机溶剂/无机盐双水相萃取结合大孔树脂层析的偶联技术,将有效成分提取、固液分离、萃取、浓缩等多个单元操作整合为一步进行,操作在常温下进行,该工艺具有成本低、收率高、工艺简单、节能、环保、易产业化等优点,已经具备产业化能力,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应用范围

越橘等富含花青素的植物。

三、知识产权情况

已申报中国发明专利(2009100112063)。

四、规模与投资

亲水性有机溶剂/无机盐双水相萃取结合大孔树脂层析技术生产1kg 25%花青素产品的成本约为1500-2000元。年产25%花青素产品1吨可创利税约为1000-1200万元。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步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菊芋发酵法生产2,3-丁二醇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2,3-丁二醇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本项目利用克雷伯氏杆菌将菊芋水解液转化为2,3-丁二醇。采用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中逐步提高通气的阶段性通气策略,采用盐析萃取预处理技术,解决了产品难以提取分离的瓶颈问题。发酵液中2,3-丁二醇与乙偶姻的最终浓度之和为80.5 g/L;采用双水相体系从发酵液中萃取2,3-丁二醇,分配系数达28.33,回收率达到98.13%,除去了发酵液中绝大部分残糖、菌体和蛋白等杂质,有利于后续精馏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应用范围

2,3-丁二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双乙酰、3-羟基-2-丁酮(乙偶姻,AC)、甲乙酮、1,3-丁二烯、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ABS树脂及SBS弹性体等;还可以作为液体燃料使用,2,3-丁二醇也是合成聚酯和聚氨酯的前体,并在染料、炸药、香水等领域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三、知识产权情况

已申请专利4项(200710010203.9200810011692.4200810228100.4200910302837.0),发表文章14篇。

四、规模与投资

以菊芋为原料发酵生产12,3-丁二醇的成本约为2万元。按年产千吨2,3-丁二醇计算,成本投资约为5900万左右。项目建设期1年,第一年为项目建设期,投入建设资金5500万元。第二年为投产期,投入流动资金400万元。以菊芋为原料发酵生产12,3-丁二醇成本约为2万元。2,3-丁二醇市场价格为710万元/吨,按7/吨计,大约3年可收回全部投资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支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以富含淀粉的中药材为原料生产保健酒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目前大多数保健酒的生产都是以食用酒(白酒、米酒等)浸泡一种或多种药材,使药材中的药效成分慢慢溶出制得,耗时长且药效成分溶出不彻底。很多药材如盾叶薯蓣、穿山龙、平贝母、葛根、山药、人参、甘草等,其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淀粉,利用中药材中的淀粉发酵酒精,在发酵过程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便会溶解在发酵所得的酒精中。经除杂、勾兑后即可制成保健酒。具体生产工艺如下:将药材洗净、晾干或烘干、粉碎至一定粒度,高温蒸煮、液化、糖化使药材中的淀粉水解成单糖。接入酿酒酵母,发酵酒精。制作保健酒的药材可以有一种或多种,根据药材是否富含淀粉和有效成分的特性,可选择将不同药材在保健酒生产工艺的不同时期加入。如富含淀粉的药材应一同进行高温蒸煮、液化、糖化,而有效成分容易高温降解的则在糖化后加入,有效成分会在发酵过程中损失的则应在发酵后加入。该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二、产品的应用范围:

保健酒,顾名思义,就是指喝后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酒,是传统药酒的分支,是普通白酒的延伸。保健酒主要特点是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了药材,主要以养生健体为主,有保健强身的作用。不同药材制作出的保健酒则具有不同的保健作用,如中国劲酒是以优质白酒、淫羊藿、牛鞭、砂仁、山药、肉桂、丁香等配料炮制而成,具有改善性功能、调理滋补等保健作用。竹叶青酒是以汾酒为原料,另以冰糖、白糖、竹叶、陈皮等12种中药材为辅料炮制而成,具有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改善肠道菌群,润肠通便,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能。上述富含淀粉中药材的保健作用如下:盾叶薯蓣具有活血行气、解毒止痛的功效,主治妇女闭经、跌打损伤、心腹痞满胀痛,还具有保护肝脏、降血脂、抗肿瘤、避孕的作用。穿山龙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消食利水、止咳化痰的功能,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及慢性支气管炎。平贝母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肺虚咳嗽、燥热咳嗽等症,还具有降压、抗溃疡的作用。葛根具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退热生津的功能,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麻疹初起以及腹泻等症,还具有保护心血管、降血糖、退热的作用。山药具有健脾润肺、固肾填精的功效,主治脾肺亏虚引起的泄泻、咳嗽、消渴以及带下、遗精、小便频数等症,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及降血糖、扩张血管、袪痰平喘的作用。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主要用于气虚、气津两伤、消渴、失眠、健忘等症的治疗,对血虚、阳痿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根据药材有效成分的特性,即可配比不同药材生产出具有不同保健功能的中药保健酒。

成本估算:

项目的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流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约为1500万,流动成本约为5.62/吨。

三、规模与投资:

按年产1000吨保健酒(50°)计算,成本投资约为7120万。

市场与效益:

生产1吨保健酒(50°)成本约为5.62万元/吨。保健酒现市场价50万元/吨,故年产千吨保健酒的发酵厂可创利税约为4.4亿元。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支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白藜芦醇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微生物法生产白藜芦醇是以中药虎杖为原料,以高效转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为白藜芦醇的曲霉为转化菌进行生物转化,转化产物经过大孔树脂和聚酰胺层析,得到纯度96%的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的转化率达到了105%,纯化总收率69.8%,和植物提取法相比,白藜芦醇的产量提高了3.3倍,同时还能够得到纯度84.2%的大黄素。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白藜芦醇的纯度和收率高,同时副产大黄素,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二、产品的应用范围:

白藜芦醇是一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其抑制癌细胞、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比较明显,被喻为继紫杉醇之后又一新的绿色抗癌药物。1998年美国艾尔敏德尔编撰《抗衰老圣典》时,将白藜芦醇列为“100种最热门有效抗衰老物质”之一。

市场与效益:

近年来,在欧美已批准上市的白藜芦醇高端制剂产品(包括药品及保健品)已近千余种,该品全球使用者约2亿人,并且平均每年以5000万人的速度增长。据估计,白藜芦醇制剂的销售未来8年内将达到5亿~8亿美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制剂市场的膨胀将进一步推动其原料需求的增长,白藜芦醇将形成巨大的产业。

成本估算:

使用本技术,生产1kg白藜芦醇成本约2250元(发酵成本650元,提取成本1600元),白藜芦醇销售价格3800/公斤,副产大黄素销售价格40/公斤。每生产1kg白藜芦醇利润约1590元。年产10吨白藜芦醇利润为1590万元。

三、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 CN1896256),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支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薯蓣皂苷元

一、      产品和技术简介: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薯蓣皂苷元是以盾叶薯蓣(黄姜)为原料,以高效转化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成分为薯蓣皂苷元的木霉为转化菌进行生物转化,转化产物耦合酸水解法,并采用液液液-三相萃取的专有技术,将固液分离、分离纯化耦合为一步进行,得到纯度98%以上的薯蓣皂苷元。生物转化过程可以使甾体皂苷的溶出提高并减少酸水解过程对薯蓣皂苷元结构的破坏,薯蓣皂苷得率比酸水解法提高38.5%COD仅为酸水解的3.3%

二、      产品的应用范围:

薯蓣皂苷元与甾体激素类药物结构相似,是合成多种甾体激素类药物和甾体避孕药的理想前体,医药界称其为“药用黄金”。世界上60%的甾体激素类药物采用薯蓣皂苷元为原料合成。以薯蓣皂苷元为起始经过结构改造、化学半合成或生物半合成,可以生产300种以上的皮质激素、性激素药物。

市场与效益:

目前世界年产量3000吨,我国是薯蓣皂苷元的主要产地,年产约1500吨。在生产中主要采用酸水解法,该工艺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目前生产1吨薯蓣皂苷元要产生518吨废水,其COD高达50,000mg/ml,且生物降解能力弱,离子沉积和固体污染也很严重,同时使用的强酸对薯蓣皂苷元母核有破坏作用,薯蓣皂苷元得率较低。生物转化法生产薯蓣皂苷元有望替代传统酸水解法,成为工艺简单、转化率高、成本低的新方法。

三、      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2项中国发明专利(CN1896256ACN101637667),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支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覆盆子酒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以覆盆子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葡萄糖及其它辅料,经发酵、勾兑即可制成覆盆子酒。覆盆子酒色、香、味俱全,口味独特,饮之满口含香,观之色艳如火,是果酒之精品。不同于传统的浸泡生产方法,本技术的特点是全程发酵方式,得到的酒液味道更纯正,口感上佳。

二、应用范围

覆盆子是一种生长在山野中的树莓,果实香味宜人,口感独特,有“黄金水果”的美誉和价值。覆盆子甘酸微温,性禀中和,归肝、肾经,具收敛止血之功能,补肝益肾,助阳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女子阴精不足等,同时有止渴、祛痰、解毒、美颜等功能。覆盆子果实富含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矿物元素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可清除人体内超氧自由基衰老氧化物质)、抗癌物质(鞣化酸---可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其中天然植物SOD和维生素E的含量位居各种水果之首。从覆盆子果实中提取的树莓酮能有效燃烧脂肪,具有减肥功效,其效果是辣椒的3倍,以树莓酮为主要成份的减肥瘦身产品已经成为日本市场流行产品。中国民间自明清以来就有用覆盆子泡制“女贞子酒”的验方,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女性保健专用酒。覆盆子酒有明显的补肾壮阳、袪除风寒、解毒美颜等作用。韩国神秘名酒-宝海覆盆子酒在2005年美国达拉斯召开的国酒会议上获得了银牌和铜牌,其香醇和品质获得了世界的认证。

三、知识产权情况

已申报两项发明专利(200910309570.8200910309498.9)。

四、规模与投资

按年产1000吨覆盆子酒(15°)计算,投资约为500万,若按每瓶(斤)50元的直销价计,1吨覆盆子酒销价10万元,年产千吨覆盆子酒的产值约为1亿元。

成本估算:每吨覆盆子酒的生产成本约为1500元。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支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盐析萃取技术分离纯化人血清白蛋白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人血白蛋白是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在临床上是治疗失血创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肝硬化及肾水肿或腹水,癌症患者,又是一个性能优良的蛋白稳定剂,广泛用于生物制药、疫苗和其他蛋白产品中,还可以作为细胞培养的添加成分,2000年全世界的总消耗量接近600吨。目前血清白蛋白主要从人的血液中提取,但血液的供给量有限,同时血液中存在的病毒等有害成分污染易造成潜在的危害。未来的发展方向为采用重组酵母的高密度发酵的方法获得,但因为酵母的菌体体积小、生物量大和粘度高等原因,传统的固液分离方法存在诸多的问题。

本项目提供一种新型盐析萃取技术从高密度发酵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该技术可以直接从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发酵液中提取白蛋白,在保证白蛋白稳定性和活性的基础上,收率比离心法提高6%,菌体去除率达到99.8%,提取的时间远低于传统方法,同时可以有效去除发酵液中多糖成分和杂蛋白成分,并具有浓缩样品的作用,将固液分离、萃取、浓缩和除杂等多步操作整合为一步进行,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分离时间短、成本低、放大性好等优点,是一种人血清白蛋白固液分离的工业化新方法。本技术不仅可以从高密度发酵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也可以分离纯化血源样品的白蛋白。

二、技术的应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利用基因重组的酵母等微生物高密度发酵的人血清白蛋白的固液分离,提取、浓缩和纯化。

三、获得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

一项中国发明专利 “一种酵母来源重组蛋白发酵液的双水相固液分离方法,(ZL200910010281.8)已获授权。

四、规模与投资:

本技术适合于利用基因重组的高密度发酵法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固液分离,本项目不需添置专有设备,只需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即可,减少了昂贵的固液分离设备的投入。投资规模和拟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规模有关,初步估算处理1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发酵液的成本为约为540元,同时因为具有除杂、浓缩等作用,将进一步简化纯化的步骤,能够大幅度降低纯化成本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支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六、配图

七、产业化程度:

已完成中试

自絮凝酵母乙醇发酵工艺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本成果以酵母细胞自絮凝形成毫米级松散颗粒作为细胞固定化方法,在成功选育酒精发酵性能优良且具有自絮凝特征酵母工程菌株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利用(酵母)细胞自絮凝形成颗粒作为细胞固定化方法的无载体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新概念,开发了基于自絮凝颗粒细胞均匀悬浮原理的悬浮床生物反应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形状不规则、大小不均一、非刚性自絮凝颗粒酵母在线表征方法,研究了自絮凝颗粒酵母生长和酒精生成的本征和表观动力学,优化了酒精连续发酵工艺过程;先后在1000mL500L10m3规模悬浮床生物反应器中,系统研究了悬浮床生物反应器的流体力学,解决了反应器的工程放大问题;建立了单级悬浮床生物反应器有效容积100m31000 m3多级串联、年产酒精20万吨级规模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装置,并实现了稳定运行。

与国内现有带渣发酵工艺技术路线,特别是引进奥地利VOGELBUSCH的技术相比,达到相同发酵终点酒精浓度和残糖水平,所需的平均发酵时间缩短一倍以上,大型燃料酒精装置建设所需发酵罐总容积规模以相同比例减小,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均相应降低;同时,由于对原料进行前处理综合利用,对发酵副产酵母进行回收加工,发酵液酒精精馏后产生废糟液COD降低幅度达到60%以上,充分体现了资源合理利用、提高过程工艺技术水平、副产物深加工与污染物源头减废、清洁生产之间的关系。与国外清液发酵普遍采用碟片离心机分离酵母的工艺技术路线相比,大型离心机设备投资、运行能耗、维护费用等均可节省。

该技术在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会上被评为国际先进技术,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二、产品的应用范围:

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新技术已经开始为国家规划发展的燃料酒精这一能源产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替代引进技术,其推广应用前景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十分显著。

与此同时,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新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现有酒精发酵行业的技术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传统产业面临的原料资源利用不合理和废糟液治理设备投资大、运行能耗高的突出问题,提升酒精发酵这一传统产业的工艺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清洁生产。

三、规模与投资:

按年产万吨燃料乙醇计算,成本投资约为2.53.0亿

成本估算:

四、市场与效益:

 乙醇既是一种化工基本原料,又是一种新能源。

尽管目前已有着广泛的用途,但仍是传统观念的市场范围。未来乙醇作为基础产业的市场方向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车用燃料,主要是乙醇汽油和乙醇柴油。这就是我们传统所说的燃料乙醇市场,也是近期的(10年内)容量相对于以后较小的市场(在我国约1000万吨/年)。二是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在低温燃料电池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新一代燃料电池汽车等可移动电源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是乙醇的中期市场(10-20年内)。乙醇目前已被确定为安全、方便、较为实用理想的燃料电池燃料。乙醇将拥有新型电池燃料3040%的市场。三是乙醇将成为支撑现代以乙烯为原料的石化工业的基础原料。在未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乙醇将顺理成章地进入石化基础原料领域。在我国的市场容量至少也在2000万吨/年以上。无水乙醇现价7800/吨,年产万吨乙醇的发酵厂可创利税约为2.0亿元。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步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非粮作物菊芋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菊芋耐旱、耐寒、耐盐碱,能够在不适宜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生长的边际土地上种植,且生物质产量高。菊芋的主要成分菊粉是带有一个葡萄糖末端的低聚果糖,与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以农作物秸秆为代表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相比,易于水解获得可发酵性糖。因此,菊芋是替代粮食类淀粉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其它生物基化学品可供选择的原料之一。

以非粮作物菊芋块茎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拥有具有菊粉酶生产能力且乙醇发酵性能良好的菌种,开发了集产酶、糖化及乙醇发酵为一体的创新技术,具有不与人争粮、能耗低、原料成本低的特点。

二、产品的应用范围:

燃料乙醇是当前生物能源产品中技术发展最成熟,产业规模最大的品种,可以与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直接混配,也可以作为原料脱水生产乙烯,进入现有石油化工产品产业链,因此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利用非粮菊芋生产燃料乙醇,符合,符合国家非粮乙醇发展战略,是实现现有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良好选择。其推广应用前景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三、规模与投资:

按年产万吨燃料乙醇计算,成本投资约为2.53.0亿。

成本估算:、

四、市场与效益:

我国石油资源严重短缺导致成品油供应紧张,而燃料乙醇是良好的替代能源。“十五”期间国家规划建设了几套大型粮食类淀粉质原料燃料乙醇装置,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有限的基本国情及全球范围粮食价格的上涨,严重制约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的规模化可持续发展,开发粮食替代资源,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是我国燃料乙醇乃至以石油资源替代为目标的大规模生物炼制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的基本国策。因此,菊芋作为粮食类淀粉质原料的替代,市场前景广阔。

燃料乙醇市场,也是近期的(10年内)容量相对于以后较小的市场(在我国约1000万吨/年)。在未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乙醇将顺理成章地进入石化基础原料领域,在我国的市场容量至少也在2000万吨/年以上。

无水乙醇现价7800/吨,年产万吨乙醇的发酵厂可创利税约为2.0亿元。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步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非粮作物菊芋生产生物丁醇关键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菊芋耐旱、耐寒、耐盐碱,能够在不适宜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生长的边际土地上种植,且生物质产量高。菊芋的主要成分菊粉是带有一个葡萄糖末端的低聚果糖,易于水解获得可发酵性糖。是替代粮食类淀粉质原料生产生物基化学品可供选择的原料之一。

针对菊芋物料的特点,选育驯化出适用于菊芋原料的丁醇发酵菌种。在此基础上针对发酵终点丁醇产量低(丁醇浓度低、丁醇占总溶剂比例仅有约60%)等问题,开展了以提高生产菌株丁醇耐受性和发酵产物丁醇比例为目标的菌种改造工作。采用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法对前期筛选出的丙酮丁醇梭菌进行诱变,获得了正向突变菌株。在菌种改造同时,开展了丁醇发酵工艺及过程的研究。通过对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发酵过程参数的优化与控制,实现提高发酵速率及原料的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之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在以上两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申请发明专利一项(专利申请号:201010234705.1)。

二、产品的应用范围:

丁醇是一种十分有发展前景的生物燃料。与乙醇相比,丁醇具有能量密度高、亲水性弱、腐蚀性小、更易与汽油或柴油混合等优点,更适宜于作为发动机燃料,因此被认为是第二代生物燃料。

丁醇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中,也是有机合成中制丁醛、丁酸、丁胺和乳酸丁酯等的原料,还是油脂、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和香料的萃取剂,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等,又可用作有机染料和印刷油墨的溶剂,脱蜡剂。

三、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

丙酮丁醇产生菌发酵菊芋生产丁醇的方法(申请号:2010082500194840

四、规模与投资:

按年产万吨生物丁醇计算,投资约为1.0亿。

成本估算:

成本 9000/吨。

五、市场与效益:

以菊芋为原料生产丁醇成本价格9000/吨,市场售价14000/吨。我国丁醇市场空缺长期存在,主要是由于资源不足,技术落后,装置偏小导致产能不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全球丁醇消费正在进一步升温,世界丁醇目前消费量200多万吨,预计2011年需求量为340万吨,未来5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4%。届时,亚洲丁醇生产能力将增加到147万吨,产量119万吨,需求量163万吨,缺口量44万吨。2010-2015年,中国生物丁醇行业的发展前景仍十分广阔。

六、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步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七、产业化程度:

1.实验室阶段。2中试阶段。3产业化阶段(三选一)

实验室阶段

海洋放线菌新种星海链霉菌抗补体药物生物合成研究

一、项目简介: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孕育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如高压、高盐、低温、低营养等),海洋来源的天然产物多具有独特的结构,其中海洋微生物已经成为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以及抗肿瘤等活性的创新药物及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对发现抗耐药菌和治疗恶性肿瘤的新化合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放线菌是一类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许多放线菌,尤其是链霉菌属菌种,是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生产菌,所生产的代谢产物包括多种抗生素、杀虫剂、除草剂、抗癌药物等。近年来在海洋链霉菌中发现了多种具有独特结构的活性化合物,显示了海洋链霉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对于海洋微生物抗肿瘤药物和抗细菌抗真菌药物研究较多,还未见对具有抗补体活性的海洋微生物的研究。

补体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之一,但补体系统非正常激活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造成人体自身正常组织的损伤,因此导致多种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痴呆、系统性红斑狼疮、缺血性再灌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近期研究还发现重症非典型性肺炎(SARS)也和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有关。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甲胺蝶吟等免疫抑制剂虽然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补体过度激活相关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但该类药同时对其他免疫系统也有抑制作用,选择性差,长期应用会降低机体的防御机能,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产生多种并发症和副作用。因此临床上急需高效低毒的补体抑制剂。
    
在对大连地区海洋放线菌资源研究过程中,本课题组发现了一个海洋链霉菌新种,命名为星海链霉菌,并对其药用基因资源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个基因簇与国外报道的具有抗补体活性的化合物的基因簇相似,但是编码产物不同,并进一步对该菌种发酵液的抗补体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星海链霉菌发酵液具有抗补体活性,加入空白培养基(下图样品8)的对照组溶血率为96%,而加入发酵液的样品溶血率(下图1样品9)为61%,溶血率的降低表明该发酵液具有抗补体活性,目前正在对具有抗补体活性的化合物进行纯化和鉴定,并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立了联系,进行抗补体活性的检测。

1. 血清+红细胞+缓冲液;2. 血清+缓冲液; 3. 红细胞+缓冲液; 4. 红细胞+; 5. 红细胞+缓冲液+空培养基; 6. 红细胞+缓冲液+发酵液; 7. 血清+缓冲液+空培养基; 8. 血清+红细胞+缓冲液+空培养基; 9. 血清+红细胞+缓冲液+发酵液

1 星海链霉菌发酵液的抗补体活性

 

二、知识产权情况;

生产菌株星海链霉菌S187已经获得中国发明专利(赵心清等,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海洋链霉菌S187,专利号:ZL 2007 1 0158478.7)。目前已经掌握了该菌种生产抗补体活性物质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以及对该菌种进行基因工程操作的方法,生产技术均具有独立知识产权。

目前国内对微生物来源的抗补体药物研究很少,已见报道的研究多集中在从药用植物中提取多糖等成分。由于微生物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发酵产生活性化合物,生产条件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容易控制,并且所利用的培养基价格低廉,可降低成本。此外,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获得更加高效低毒的衍生物,因此,海洋放线菌来源的抗补体药物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应用范围:医药领域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提供全套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转让或部分转让,或采取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可降解原油和柴油的海洋戈登氏菌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

一、项目简介

石油及其炼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是目前一种世界性的严重的海洋污染,不仅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生长,影响渔业生产,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此外还破坏海滨风景,影响旅游业发展。石油污染防治,除控制污染源,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外,可通过围油栏、吸收材料、消油剂等进行处理,但这些处理方法都不能彻底处理,有的还能引起二次污染,所以生物修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由微生物合成的、结构不同的表面活性分子, 是七十年代后期国际生物工程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课题。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 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产生的一些具有一定表/ 界面活性, 集亲水基和疏水基结构于一分子内部的两亲化合物, 称为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 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更多的优点, 如更低的毒性, 更高的生物降解性, 更好的环境相容性, 更高的起泡性, 在极端温度、pH、盐浓度下的更好的选择性和专一性。也由于这些优点, 使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保、石油开采、制药、食品加工、生物修复等行业上的广泛应用, 并有可能替代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近年来,环境友好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和使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预计到2010年,生物表面活性剂将占领市场10%的份额,销售额达两亿美元。

本课题组在对大连地区海洋放线菌资源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株海洋戈登氏菌S104,并研究了其对烃类、多环芳烃和石油的降解能力。S104Gordonia alkanivorans具有较高的相似性(99.7%),因此命名为烷源戈登氏菌,但是其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与烷源戈登氏菌模式菌种KCTC9951有明显区别。该菌可以多种碳氢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为唯一碳源生长,包括癸烷、十烷、十一烷、十六烷、十九烷、二十二烷、二十八烷、萘、蒽、菲、芴、三联苯。可降解柴油、石油、豆油、橄榄油等油类,也可以液体石蜡为唯一碳源生长,可在浓度高达8%的柴油中生长,同时可降解原油,显示了在原油柴油污染的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戈登氏菌S104在柴油中生长可产生明显的排油圈,薄层层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可利用液体石蜡、废植物油和废柴油等产生糖脂类表面活性剂。

二、知识产权情况:

生产菌株烷源戈登氏菌S104已经申请中国发明专利(赵心清等,一株烷源戈登氏菌及其降解油类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010525025.5)。目前已经掌握了该菌种的培养方法,生产表面活性剂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以及对该菌种生产的表面活性剂进行纯化的方法,生产技术均具有独立知识产权。

三、应用范围:可应用于石油开采、医药、日化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提供全套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转让或部分转让,或采取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五、经济收益分析:据报道鼠李糖脂发酵液的市场价为6/吨,提纯后固体粉末(纯度约40%)市场价为200/kg,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8,000万元,缴税总额约3060万元、净利约5000万元,原料成本:约2万元/吨。

微生物木聚糖酶生产菌株和木聚糖酶生产

一、项目简介:

木质纤维素资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我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就可达7亿吨,其他丰富而廉价的自然资源包括农业废弃物,如麦草、玉米秸秆、玉米芯、大豆渣、甘蔗渣等;以及工业废弃物,如制浆和造纸厂的纤维渣、锯末等和林业废弃物,城市废弃物等。木质纤维素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木聚糖是主要的半纤维素成分,占植物细胞干重35%,是一种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是自然界中除纤维素之外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然而自然界中很大一部分木聚糖未被有效利用,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目前工业上降解木聚糖的方法有酸法,碱法和酶法,但前两者的水解产物中含有较多有毒物质,不利于进一步发酵生产。因此,利用木聚糖酶水解木聚糖是目前最可行有效的方法。

降解木聚糖需要多种酶,主要有木聚糖酶、木糖苷酶、α-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木聚糖酶,糖酯酶、阿拉伯糖酶、阿魏酸酯酶、p-香豆酸酯酶等[1],其中木聚糖酶是一种内切糖苷酶,负责木聚糖主链骨架的降解,是木聚糖降解酶系中最关键的酶,也是当前木聚糖酶研究的热点。木聚糖酶在纸浆造纸,食品,饲料,和生物能源生产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获得高效生产木聚糖酶的生产菌株对于高效生物转化木质纤维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组对不同来源的土壤样品进行纤维素降解酶筛选过程中,获得了两株微生物木聚糖酶生产菌株,分别为一株放线菌和一株绿色木霉菌,木聚糖酶酶活分别达到17 IU/ml68 IU/ml,同时两株菌种的纤维素酶酶活也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3 木聚糖酶生产菌株M8()M20(右)

二、知识产权情况:

木聚糖酶生产菌株M8M20目前正在申请专利,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已掌握菌种遗传育种方法,酶活立检测,液体深层发酵等全套技术。

三、应用范围:可应用于纸浆造纸,食品加工(面包烘烤,果汁生产),饲料加工,和生物能源生产等多个领域。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提供全套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转让或部分转让,或采取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新型溶栓药物-消栓酶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从昆虫体内分离、提取的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酶,该酶具有生物活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该酶是一种类精氨酸酯酶活力,具有降解动物及人类血栓的功效,能够降解纤维蛋白原中的AaBbr链,从而对纤维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有降解作用,并且具有对释放出的血细胞不造成损伤等特点,将成为一种新的用于治疗血栓相关疾病的溶栓类药物,是一种针对新结构的病理新靶点、新机制的创新药物。

二、应用范围;

全球每年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成为全世界导致死亡的首位疾病。有效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8年,全球500强畅销药物市场中,抗血栓领先药物的销售额已达到了153亿美元,约占全球这一类药物的85%;比上一年同期销售额增长了1214%,也是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长率。国外预测:到2010年,全球这一市场将超过200亿美元市场规模。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此产品将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极大的社会意义和广泛的经济效益。

三、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号为200910219834.0

四、规模与投资;

本项目的前期投入为800万元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全部成熟技术。一次性全部或分支转让,也可采用技术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

六、产业化程度:

实验室阶段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高效利用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应用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该技术是在物料处理过程中,固体原料颗粒团经过微切变,细胞表面产生新鲜切面,助剂与活性物质之间发生基团或分子间的相互吸附或作用,改变活性成分的微观性能,增加水溶性,活性成分产量比传统加工方法提高70-350%。运用该技术得到的微切助粉,粒径在0.5-40μm,粒度细微,口感细腻,活性物质便于动物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无需进一步加工,即可直接用作功能性添加剂(食品和饲料)或用于制备特殊功能产品,效果明显,成本低廉。目前全球中草药市场需求量为每年160亿美元,估计到2010年将达到200亿,我国中草药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20%,若能占据我国1%的市场的话,每年可拥有3.2亿的经济效益前景。

二、应用范围

推广应用潜力巨大,不仅天然动植物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诸如农林牧副产品(松针、树皮、稻壳、秸秆、动物骨及角)、废弃物(中药残渣及木屑)以及多种非金属矿物(如废石、硅藻土、膨润土等)也能得到高效利用。

生产条件:中药粉碎机、微切变磨、激光粒度仪、高效液相色谱等,

三、规模与投资 

设备投资:150万元。厂房:500M2。以生产刺五加水提取物估算:生产一吨刺五加水提取物需刺五加微切助粉4.8吨左右,其生产成本为1.5万元/吨。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可工业化生产,合作开发。

特异性卵黄抗体替代抗生素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针对国内外食品安全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开发了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异性卵黄抗体系列产品,应用于家畜、水产动物重大疾病的防控(如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奶牛乳腺炎、对虾白斑综合征、鱼细菌性败血症、海参腐皮综合征等),水果保鲜剂以及口臭防治等方面。产品具有安全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价廉易得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目前,全球用于促进动物生长和保健的抗生素所占市场份额为100亿美元,如果本项目产品预计取代饲用抗生素10%的国际市场,将意味着具有近10亿的市场份额。

二、应用范围    人、陆生和水产动物

生产条件主体生产设备:蛋黄粉加工设备;辅助设备:设备操作台、贴标机、电控柜等。

三、规模与投资

年产400吨卵黄抗体系列产品(全蛋粉、蛋黄粉、卵黄抗体粉),设备总投资:500万元;厂房:1000M2;年产值可达1.25亿元,年净利可达6000万元。保守估计,一个鸡蛋生产150毫克卵黄抗体计算,7枚蛋就可以生产1IgY7枚鸡蛋的成本约2.5元,加上提纯纯化、设备投资等方面的成本,其生产成本为12/克。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可工业化生产,合作开发

裂解性噬菌体防治海参腐皮综合征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针对海参腐皮综合征(俗称“化皮病”),开发一种防治海参腐皮综合征的裂解性噬菌体制剂。该产品可以有效杀灭致海参腐皮综合征的主要致病菌,降低海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改善水体微生态平衡,具有安全、高效等无残留优点,从而避免大量抗生素使用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据统计2009年全国用于防治海参腐皮综合征所用抗生素达1000余吨,按本产品预计占有市场份额的10%计算,则预测每年给企业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将新增销售额1200万元,实现利润450万元。

二、应用范围   

沿海海参养殖密集地区海参养殖企业和养殖户

生产条件:发酵罐、低温冷冻离心机、超滤设备等

三、规模与投资 

投资总额300万元;厂房:200M2

成本估算市场销售价预计100-120/公斤,生产成本20/公斤。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可工业化生产。合作开发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体器官分割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根据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获取的序列图像重构出人体各组织器官的3D结构是医学影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过程通常是由若干训练有素的医师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手工标绘出各组织在每个断层图像中的轮廓,而后由计算机重构出组织的3D结构完成的。这需要较大的人工劳动负荷。而CT图像中不显著的组织灰度差异、组织形态的个体性差异以及病变组织的不确定性差异给CT图像的计算机自动组织分割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我们基于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CT图像中特定人体组织器官的自动分割,经专业医师认定,分割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可用于临床应用。

二、应用范围:

1、适用于人体头部、颈部、胸部和腹部各主要器官CT图像的自动分割,支持仰卧位、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四个人体扫描体位。

2CT图像中人体器官的3D重构。

生产方式:提供CT图像中人体器官分割技术的核心算法库和接口,可作为组件嵌入到公司或医院的医疗软件系统中;提供人体组织自动提取软件系统,用于人体器官的自动分割。

三、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

    正拟申报专利。

四、规模与投资:

可被具有CT图像获取手段的公司或医院采纳。人体组织自动提取软件系统15万元,单独核心算法库10万元。

产业化程度: 实验室阶段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整套技术所需要的全部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并培训人员。

六、市场与效益:

CT图像序列中恢复出人体各组织器官的3D结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传统经过手工标绘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采用我们所研究的技术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人体大部分组织器官的自动分割,具有很高的效率,同时节约大量成本。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CT图像人体组织自动分割系统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对人体医学图像进行组织和器官自动分割与提取对于组织损伤判别、疾病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人体组织数据可以构建数字人体,方便医学研究与疾病诊疗。

本系统采用现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对人体各部位(含头部、颈部、胸部和腹部)的CT图像序列进行分析处理,自动分割提取出图像中的各组织和器官,便于后续的疾病诊断和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该成果可应用于人体组织与器官的分割与提取,计算机辅助诊断与放射治疗计划制定,医学图像重构,医学图像可视化等领域。

三、获得的专利等知识情况:

拟申报专利。

四、规模与投资、成本估算:

可被具有CT图像获取手段的公司或医院采纳。人体组织自动提取软件系统15万元,单独核心算法库10万元。

产业化程度:1.实验室阶段。

五、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提供整套技术所需要的全部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并培训人员。

六、配图:

 

干细胞捕获金属血管支架生物纳米涂层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本发明为第三代金属血管支架生物纳米涂层技术,以壳聚糖和透明质酸为载体材料, 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负载CD133单克隆抗体在金属血管支架纳米涂层中。植入血管内,能迅速特异性捕获外周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在透明质酸载体的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重塑血管。糖胺聚糖涂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有效地避免炎症和排斥反应,以及局部“假性内膜” 的形成,从而加速血管的组织修复,是一种更加自然、安全的防止血栓形成与再狭窄的新措施。本发明优于美国博士顿科技Genous CD34 抗体血管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均匀性、耐冲刷性和生物学稳定性,成本低廉,可大规模商品化。本发明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具备国际竞争力,有望开拓国际市场,提升我国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生物医药。

三、获得的专利等知识情况:

中国专利:ZL200710157449.9(授权)美国专利:US2010/0215712A1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初步完成临床前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和药效学预研。

 

一类创新抗癌药物黄芩素哌啶醇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黄芩是我国人工种植量最大的中药材。本发明首次采用中药黄芩自身酶解双向提取分离技术得到黄芩素,以此为先导化合物,再经一步半合成反应结构修饰为黄芩素哌啶醇,是一种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CDK1选择性抑制剂类创新抗癌药物。抑制CDK1活性比黄芩苷提高50倍。稳态血药浓度与体外抗癌活性相当, 比黄芩素提高了1000倍。与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癌药物不同,本品并不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是通过对细胞内活性氧(ROS)平衡的双向调节,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发炎坏死,消除变态免疫,调节免疫平衡,保护正常细胞作用。本品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洁,成本低廉,成药性良好,代谢机制明晰,既可口服又可注射给药,在预防和治疗癌症,变态免疫疾病,以及艾滋病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以完成药学研究,产品中试,药物作用机理。药物安全性评价,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预研。本发明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抗癌药物活性比黄芩苷提高50倍,与美国同类产品Flavopiridol比较,毒性低20多倍。 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代谢机理明确,高效无毒,成药性良好,在预防和治疗癌症以及艾滋病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生物医药。

三、获得的专利等知识情况:

中国专利:CN200910140275.4 美国专利:US2010/0197619A1(授权)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目前以完成药学研究,产品中试,药物作用机理。药物安全性评价和药效学预研。

 

一种促进伤口快速无瘢痕愈合的新型医用敷料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凡是涉及到真皮损伤的伤口,最终形成病理性瘢痕愈合是其必然的结果。如何有效地促进伤口快速无瘢痕愈合一直是医药界不懈探索的领域。本发明选用壳聚糖和三七皂苷组成伤口新型医用敷料,在伤口处可快速形成网状纤维含水凝胶保护层,替代伤口分泌胶原形成的纤维蛋白补充伤口缺损,抑制瘢痕胶原的分泌,促进伤口无瘢痕快速愈合。具有能迅速止血,减少渗出,保湿透气,抑菌,消炎,止痒,可有效地抑制瘢痕形成,促进皮肤附属器的形成,使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不粘连,无须更换敷料,基本达到理想功能性外用敷料要求。本发明填补了国际空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

二、应用范围和生产条件:

生物医药。

三、获得的专利等知识情况:

中国发明专利:CN201010223606.3

四、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

本发明已开发出多种剂型。目前以完成药学研究,产品中试,药物作用机理。药物安全性评价和药效学预研。

 

关闭窗口
 

地址:鞍山市高新区越岭路265号激光产业园科创中心1、2楼东侧
电话:0412-5239566  邮编:114051